工程检测中心-第三方工程检测机构
首页 >> 资源中心 >> 新闻资讯
危房鉴定规范与处理
发布时间:2023-02-15     点击数:619

  危房的定义:危险房屋,系指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,随时有可能丧失结构稳定和承载能力,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房屋。

  危房的鉴定:鉴定危险房屋执行部颁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CJ—86)(现已更新为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JGJ 125-2016)。对工业建筑、公共建筑、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等的鉴定,还应参照有关专业技术标准、规范和规程进行。

  危房相关法律法规:

  危房鉴定的主要对应法律法规为《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》,根据其中第二十六条 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,结合当地情况,制定实施细则,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,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”,部分城市设有相关的细则,如《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规定》(2015年修正本)。

  危房的处理

  对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,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进行处理:

  ① 观察使用。适用于采取适当安全技术措施后,尚能短期使用,但需继续观察的房屋。

  ② 处理使用。适用于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后,可解除危险的房屋。

  ③ 停止使用。适用于已无修缮价值,暂时不便拆除,又不危及相邻建筑和影响他人安全的房屋。

  ④ 整体拆除。适用于整幢危险且无修缮价值,需立即拆除的房屋。

  房屋可靠性(安全/使用性)鉴定

  相关规范: 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-2015)、《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144-2008)

  定位:为委托方提供技术服务,基于概率理论为基础,定性的对建筑物的可靠指标进行分析,为后续工程提供准确的分析与鉴定。

  简介:可靠性鉴定主要运用概率鉴定法,通过建筑物和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分析,评定建筑物的可靠性水平,评定结论更符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。相较于其它鉴定规范,可靠性鉴定更加科学、准确。

  评定方法:可靠性鉴定分为安全性鉴定及正常使用性鉴定两项进行,最后可靠性评级,根据安全性评定与正常使用性评定结果综合评定。安全性鉴定及正常使用性鉴定,按构件、子单元、鉴定单元各分三个层次,逐级进行。

  可靠性鉴定主要运用概率鉴定法,分析建筑物现有的可靠度指标。提供房屋现时可靠性评价,及后续加固等工程提供依据。

  抗震性能鉴定

  抗震鉴定的目的:为了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》,实行预防为主的抗震方针,减轻减灾破坏、减少地震损坏,减少损失,对现有减灾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,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。

  抗震鉴定的使用范围: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~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,不适用于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评定。

  抗震鉴定的方法:

  根据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划分30、40、50年为三档。根据后续使用年限的不同抗震鉴定的方法不同。

  (1)后续使用年限30年,简称A类建筑。分两级进行抗震鉴定。

  (2)后续使用年限40年,简称B类建筑。检查抗震措施与抗震承载能力再进判断。

  (3)后续使用年限50年,简称C类建筑。应按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(GB50011)相关要求进行鉴定。

 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,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,且未列入拆除、改造计划的,所有权人应当进行抗震性能鉴定:

  (一)重大建设工程;

  (二)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或者可能影响抗震救灾、避难疏散的建设工程;

  (三)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;

  (四)具有重大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;

  (五)学校、医院、幼儿园、体育馆、剧场、展览馆、百货商场、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。

bc8d90187f7466b94e98ab19a32c0a7.jpg


7x24小时服务
免费咨询
无忧退款
全周期专业服务

立即咨询,专业工程师为您提供精准方案与报价!

免费咨询
友情链接

房屋安全鉴定 房屋检测 幕墙检测 桥梁检测 钢结构检测